一朵花在原野开放就是因为他不能不开放 — 刘峥,为喜爱而画
邵勉力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you call him a man? 同理,一个男人要走多少里路才能长大成为一个艺术家?刘峥的答案是东方式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历整整一轮历史。这个回答赋予了他东方的世界观和整套的艺术思想,注定了刘峥是一个从东方的传统文化的记忆中自然孕育出来的,具有东方传统气质的艺术家。
很小,刘峥就想当画家了。八岁之前他住在北京展览路一带,离动物园很近,放学以后酷爱画画的他总是从动物园东边的栅栏钻进去画速写。最喜欢画的是大象和长颈鹿之类的大型动物,不仅因为它们体型大,看得清楚,还因为这些动物行动缓慢,容易把握。九岁的时候转学到朝阳区,只上了一年,赶上北京外语学院附校来招生,当时是几个学校才招一两个学生,考试非常严格,结果小刘峥有幸被录取,于是就和外语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的专业是西班牙语。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毕业,他过早地进入了职业化教育。当时,刘峥非常不喜欢学外语,全部的心思都在画画上,课本的留白处到处画得密密麻麻的。可以这样说,从小到大,刘峥一直没有停止过绘画练习和艺术训练,也一直相信自己的艺术直觉。高中毕业时他唯一的理想就是考进中央美院,但命运阴差阳错,总是让他与艺术院校失之交臂,他又进了他百般想逃离的外语阵营,学上了法语。
大学毕业以后,刘峥被外经贸部借调到非洲的卢旺达使馆经参处工作。一踏上非洲大陆,他立刻就喜欢上了这块土地,并在以后的十来年当中,陆陆续续游历了非洲二十几个国家,他的生活与非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刘峥在非洲拍摄了大量照片,写了大量日记并画了大量的速写,他一直在用一个画家的心态和眼睛去感知非洲的异族文化。
2003年非典以后,刘峥认真地思考了一下生命的终极意义,在那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下,他突然感到了一种恐惧。这种恐惧感不是源自突然面对随时的死亡威胁,而是想到假如不幸发生在自己头上,他竟然没有试图尝试实现自己梦想的勇气。从那一刻起,刘峥痛下决心,从繁杂的经营中脱身出来,专心画画,成为一名副其实的职业画家。
上穷碧落下黄泉。弃学,弃官,弃商…千钧一念,就为从艺,从画。行过万里路后刘峥发现,一切其他的顾虑,跟艺术这个顽强的愿望相比,都无足轻重!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惊奇的传奇故事啊,叫刘峥是中国当代的高更不过分吧。
与其说选择需要勇气,不如说需要自信更贴切。成长,靠的就是扩展和丰富。而这一切的总和才能造就一个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气质。
至于说,刘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学院的训练,当你听完上面的故事,你觉得这还是个问题吗?就好比上了大学中文系就能当作家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刘峥已经画了漫长的三十年的画,以上那些真实的因素一直在引导他的天分向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画一直在他的笔下自然地奔涌出来。绘画对他已经既不是无知的冲动,也不是贸然的莽浪,而是作为一个艺术整体来理解,是他观察周围世界的方略。从这一点说,刘峥一直就是一个职业艺术家,他和历史上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领悟到的是一样的神迹,呼吸的是一样的空气,那就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真诚热爱,永不放弃。
一朵花在原野开放是因为他不能不开放。这就叫天生丽质难自弃。

刘峥曾经这样回答我的一个调查问卷,大致可以看出刘峥的艺术思想:
1,你认为绘画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绘画语言表达内心的声音。
2,你的绘画动机:通过图像符号传达我价值观念支配下的对世界的看法。
3,你的创作方法:写实手法,当代具象。
4,你的风格:属于观念绘画。
学历,见识,修养,文化,决定了刘峥的绘画是有深度的。他作品的脉搏律动十分清晰,形成因素与构图方法符合当代艺术要求的给新生活以形式的从艺术抽象出来的原理。刘峥的画,最中心的角色就是他自己与玻璃。他用自己和玻璃的关系将他绘画的目的,手段,和形象统一起来,表现出画家的涵养和文化自信。刘峥不仅用玻璃来组织空间,而且用玻璃来构造隔离空间的外壳。在刘峥的画中,总是有不断的玻璃永无休止地挡在他的面前,阻隔在刘峥和外部的世界之间,并延伸出画面,在我们的脑海中蜿蜒反复。以至于我们的心仿佛被玻璃痛苦地剥离出来,与刘峥拉在了一起。这种空间感受构成一种动力,给刘峥的画增添了某种强有力的现代性和独立性。我们知道,没有现代性,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而没有独立性,文化将陷入永恒的衰老之中。
玻璃是一个险象环生的多面体,通过它的透射,可以令观众意识到其它几面的存在,暗示情绪的复杂,启示用部分来揭示整体的含义。
而个性,阅历,素质,思考,又决定了刘峥的作品是诚实而尊严的。他的感情是真实的。他用画笔解剖自己,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徐徐展开,还原到心灵的,最体现人性的,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
欲念的对垒,时间的易碎,青春的欲罢不能的脆弱,沟通的缺失,心灵的相隔,应对维艰以及神魂颠倒…刘峥将自己的满腹心事,忡忡忧心,百般不解,情感的递进,用润物无声的细腻与潜移默化的激发来表现,于无声处听惊雷。刘峥对日常生活真正本质的用心把握,对日常心绪的到位捉摸,对内心尊严的绵密追求,使他具有一种令人扼腕的情感杀伤力。站在刘峥的画前,观者会陷入短暂的沉思,会与画家有种同谋般的心有灵犀的理解与会意——还有什么能比这种共鸣更让人慰籍的呢?

刘峥的画有一种山青水秀,玉树临风的气质。
他把灰色用到了尽善尽美:简洁,优雅,生动,强烈,准确,富有节奏,风度翩翩,非常的有修养,非常的文明,非常的有情调。灰色成了属于刘峥自己的特殊的色调,宁静的归途。就这样,旅人刘峥沉浸在自己在路上的心情里,他的画就是他的心灵日记,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地点,角度,感悟,经历,表达。
刘峥的作品是忧伤的,同时又是温存的。他重拾起我们内在的知觉,有如冬日的一抹淡阳,浅浅地照着,有一股淡淡的暖意。我们试图用玻璃裹紧自己,隐身成一条变色龙,以抵挡寒冷,然后又在一股暖流中放松自己,被造化吸引。所以说这样的温存又是威严的。
我对刘峥有一点建议。这建议不是要他提高技巧,比如是否可以把玻璃画得更有质感一些--因为对真正的艺术家来说,技巧上的炫耀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事。我的建议是希望刘峥今后的创作不要陷入模式化。当一个画家画得特别顺手的时候,就是他需要保持警惕,学会否定自己,寻求突破的时候了。以刘峥的文化阅历和实力,他完全有可能创作出更高段位的佳作来。
对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Tel&Fax: (8610) 52023966 Email: mianlishao@gmail.com Web: www.mgallery.com.cn copyright M画廊 版权所有